同行评议往往是整个 SCI 投稿进程中令人颤抖的阶段,毕竟有 n 种被审稿人拒绝的姿势。今天,来分享一下和审稿人交流的小心机。


文章撰稿过程中应当避免的事

1. 谨慎使用「夸张词语」
文章内尽量不要用「首次」、「开创性」、「举世瞩目」之类的字眼。
审稿人对这种词语相当敏感。往往会用更严苛的角度看待手稿,千方百计的驳斥手稿的研究内容没有这么大的意义。
2. 不批评他人研究
如非必要,不对他人研究进行批评性/局限性描述。学术圈是一个圈!你不知道你投出的稿子是否会送到他的曾曾曾学生或合作人手中。
3. 注意描述方式的普适性
在手稿中,就算是「你觉得」审稿人应该会知道的专业问题也应尽量解释清楚,尤其在投稿给综合性杂志时,如有条件也可让稍微外行的朋友看一看稿件,看看 TA 是否明白你想要表达的内容。
4. 务必注意「伦理问题」
特别注意临床和试验研究的伦理学相关文件,以及细胞实验的鉴定文件是否完备。此外,动物实验的麻醉剂使用类型,以及文中采用的处死方法是否符合标准也需再次确定。

回复审稿人需要注意的原则

1. 礼貌感谢不可少
虽说不卑不亢,但是,必须肯定审稿人的工作和感谢他们提出的意见。
参考句式:
2. 委婉拒绝有必要
尽量不要直接拒绝审稿人的意见。如果拒绝补充实验或者添加内容,请保持三步走节奏:
第一步:先肯定他提出了一个好的评论;第二步,再适度阐述一下理由;第三步,可以说这个问题是下一阶段研究会关注的问题,或者在修改稿中标清楚,我们针对这一点添加了什么样的验证文献与描述。
3. 回复修改带原稿
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多,审稿人未必会回看原稿。因此,如果有和问题相关的修正,可将原段落和新修改段落粘贴在回复部分,方便审稿人进行对比。
参考句式:
总之,和审稿人的交流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。要在投稿实践中积累自己的经验才能从容应对。